云网岳阳> > 交通微改造:下足“绣花功夫” 挖掘通行潜力

交通微改造:下足“绣花功夫” 挖掘通行潜力

2020-09-01 09:49:42

岳阳广电全媒体讯 (记者 罗远 刘亮 廖湘明)挪一挪绿化带、改变一下车辆掉头位置,这些交通微改造不但投资小,而且见效快,被誉为城市路面的“绣花功夫”,交通改造的“微创手术”。主城区发起交通综合整治行动后,拥堵点花板桥路口就完成了部分交通微改造,收效如何,一起到现场去看一看。


花板桥路口每天的车流量超过20万台次,由于历史原因,在靠近红绿灯区域,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均没有专门的非机动车道。


交警南湖大队花板桥中队长王永明:以前非机动车没有专门的通道,只能和机动车去抢道,这样就会容易引起拥堵,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一旦发生事故,哪怕是小小的车辆刮擦,都有可能导致整个路口大范围拥堵。为挖掘路面潜力,由市整治办牵头,交警部门优化方案,规划部门论证,在原来的绿化带上,城管部门硬生生“挤”出来一条宽约1米的非机动车道。


在花板桥路口南往东方向,同样因为路面相对狭窄,存在交通缺陷,影响车辆通行。


交警南湖大队花板桥中队长 王永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右转专用道,直行车辆和右转车辆混合在一起,直行车辆走不了,右转车辆也走不了。


交通微改造中,相关部门在不影响行人通行的前提下,将原有的人行道缩减了1.5米,开辟出一条长约100米左右的右转专用道,改造完成后,右转车辆与直行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影响。相比大拆大建的路面“大手术”,微改造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通行效率提升明显。下一阶段,市整治办将从优化路面设施、解决右拐不畅、合理设置单行道等方面精准发力,尽快完成对鹰山社区、站前路、金龙巷等路段的道路设施微改造,持续探索、挖掘城市道路通行潜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