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网岳阳> > 《云网岳阳》陪您闹元宵!在此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云网岳阳》陪您闹元宵!在此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2018-03-02 11:22:33

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

真开心~

又可以赏花灯,吃汤圆儿了~

《云网岳阳》祝大家元宵幸福,阖家欢乐!

你准备好吃什么馅儿的的元宵了吗?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

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

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

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

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

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

为一大盛事

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

“南油俱满,西漆争燃

苏征安息,蜡出龙川

斜晖交映,倒影澄鲜”

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


隋炀帝时

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

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

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

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

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

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

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

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过了这么多年元宵节,

你是否知道在这一天有什么习俗?

下面就让小编来为您好好普及一下

元宵小知识吧!!!

也称舞龙灯或龙舞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

传说,早在黄帝时期

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

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

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

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

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

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

《黄龙变》也非常精彩

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

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

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

“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

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

南北朝时开始流行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

一般由三人完成

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

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

有抖毛、打滚等动作

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

有腾跃、蹬高、滚彩球

等动作


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

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

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

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

套系在姑娘的腰间

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

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

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

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

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

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

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

有一首诗说: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正月十五吃元宵

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

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

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岳阳市清大东方消防职业培训学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