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网岳阳> > 风流潇湘 | 徐驰作品

风流潇湘 | 徐驰作品

2017-07-08 10:21:51

徐驰:1971年12月出生,祖籍浙江,美术本科学历。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岳阳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岳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岳阳楼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双楫艺舟书社执事、湖南理工学院美术系、岳阳广播电视大学书法学院特聘教授。惟楚书画院特聘书画家。

部分展览经历

2007年12月作品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获“提名奖”

2009年02月指导湖南理工学院学生书法作品参加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得艺术作品甲组一等奖。

2009年09月作品获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颂祖国”首届湖南省企事业书法艺术金奖。

2009年09月作品参加《同舟前行——纪念人民政府成立六十周年,湖南书法、美术、摄影优秀作品展》一等奖。

2009年12月作品入展山东·湖南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

2010年10月作品入展河南·湖南中青年书法家提名展。

2010年12月作品《楷书孟浩然诗》荣获第二届岳阳文学艺术奖。

2011年05月作品入展全国首届手卷书法作品邀请展。

2011年11月作品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2011年12月作品入展潇湘云起——当代湖南中青年书法家50人晋京展。

2012年02月指导湖南理工学院学生书法作品参加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得甲组一等奖。

2012年02月被岳阳市委宣传部评为2011年全市宣传系统“四创四争”先进个人。

2012年08月作品《楷书四条屏》荣获由湖南省政府颁发的“第一届湖南省文学艺术奖”。

2012年09月作品获第七届“三湘群星奖”银奖。

2013年03月获岳阳楼区2012年度文化艺术领域“突出贡献奖”。

2013年05月作品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

2014年06月参加湖南省中青年书法创作高级研修班。

2014年10月参加“惟楚雅集”湘籍国展获奖书法家提名展。

2015年01月参加浙陕湘桂四省实力派青年书家小品展。

2015年06月作品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2015年10月作品获湖南省第五届艺术节、“齐白石艺术奖”优秀奖。

2016年05月作品获“探索与发现”全国青年书法家协会联盟首届双年展优秀奖。

2011年10月入编《艺术中国》兰亭梅谱专题人物介绍。

2011年11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醉墨淋漓——徐驰书法》。

2013年03月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诗意巴陵——徐驰书法作品集》。

2016年12月出版《潜行――徐驰书画作品集》

2007年10月美术作品《醉梅》入选和谐湖南,湖南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

2008年11月美术作品《灵山之夜》入展2008年艺术湖南·湖南省美术精品展。

2009年09月美术作品《袒》入选2009年湖南艺术节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

2014年06月美术作品《爱莲说》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湖南展区优秀作品展。

组织策划展览如下:

“云梦书缘”湖南理工学院十人书法展。

“双楫艺舟书社”第一、第二回书法展。

“诗意巴陵”三人书法展。

温州市鹿城区——岳阳市岳阳楼区书法联展

渔歌互答”苏州市相城区——岳阳市岳阳楼区书画联展

大美岳阳·锦绣潇湘”岳阳市书法作品展

艺  语

虽然做学问的人要有天赋,但同时做学问的人又不可太聪明,甚至你要够笨才行。只有笨,一个人才能心无旁骛地钻进他的学术研究中,他才能不顾名利得失地从事那难以直接在现实中产生效益的工作。笨的人心自然也能静下来,聪明过头的人,心中杂念自然就多,难免心猿意马,俗语说:“板凳要坐十年冷”做艺术与做学问一样,你要笨,才能在艺术的世界中探索发现,现代绘画大师塞尚不是对着圣维克多山画了十几年吗?莫兰迪不也对着那些瓶瓶罐罐画了半辈子?我愿做个艺术学习中的笨人。

贾科梅蒂,瑞士画家,父亲是印象派画家。他在巴黎贫穷的小街租了一间地下室作为雕塑室,怀揣着强烈的孤独,百思不得其解的痛苦,固执而又勤奋,心力交瘁地工作了近四十年,直到生命结束,在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才声名渐响。他用自己的艺术符号捕捉瞬间,表达一种虚无,用独特的行为走向一种永恒,那些细瘦布满凹凸不平表面的青铜体,坚定而沉默,空灵地行走。如大师一生,我想,我们从事书法学习的朋友是否也要多象一点贾科梅蒂?

在宋四家中米芾是最具个性却又最接近古人的,他是用另一种眼光看世界的大书画家。他身上洋溢着超逸的魏晋风度,同时又极少涉入政治,所以保存着较纯粹的艺术追求。较之苏东坡,却以极深厚的功力作了弥补,开创了独具一格的行草之境。米芾无疑是四人当中最具现代意义的艺术家。

生与拙,简与朴,奇与精,解决矛盾、制造矛盾、再解决矛盾,怀素的字,用最简单的书写方式;笔划动作不多,但显现给我们的布是一个很丰富,复杂的形态,他用简单的方式来表达不简单的目的。

在中国绘画领域里有传统经典的山水、花鸟、人物画。也有流行于民间的壁画,道教天尊地仙吉神图等,其实二皆之间都是相互借鉴和互为依存的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书法也是一样,有传统文人的经典书法,也有民间的抄经、残纸造像和楹联书法。就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喜欢那种四平八稳,厚重圆满的字。书法家讲究个性的张扬,老百姓年不懂,不喜欢。这也是书法在当代遭遇的尴尬。任何一门艺术,如果脱离了大众的欣赏而成为孤芳自赏。那这门艺术就会走向衰微。

平时我都会临一些碑与帖的东西,然后就在想怎样才把碑的线条中的硬朗和帖里的那种丰富调和一下?怎样把帖学里的相对复杂的线条和结构通过碑的方法进行一种简化?然后在一幅作品的整体上既能够体现帖学的丰富,视觉效果又硬朗。一直是我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