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网岳阳> > "特殊妈妈"的母亲节 感受别样幸福

"特殊妈妈"的母亲节 感受别样幸福

2017-05-15 09:42:27


    昨天是5月的第二个周日,母亲节这一天,有那么一群特殊的“妈妈”,她们有的照顾着一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孤残儿童,却付出了比对亲生孩子更多的爱;有的将爱让给了更多的贫困孩子,却错过了自己孩子的成长期;也有人为了感恩,坚持多年陪伴残疾孩子康复……5月14日,记者走近这些特殊的“妈妈”,用镜头记录下她们伟大母爱背后的默默付出。



  特教妈妈张朝辉

  100多名特殊儿童的“大妈妈”

  5月14日,张朝辉一早就分别给婆婆和妈妈打了电话。平时工作忙,不能每个周都回老家,加上康复中心孩子比较多,只能为妈妈电话送祝福。

  43岁的张朝辉为了照顾天生存在听力障碍的女儿盟盟,当了6年的全职妈妈。如今,戴上助听器的女儿已经与常人无异,也顺利步入了初中。张朝辉不但没有清闲下来,反而更加忙碌,因为她成为了岳阳市博康康复中心所有孩子的“张妈妈”。

  每天一大早,张朝辉都在包里塞满了零食,急匆匆地赶到康复中心,拥抱每一个孩子,开始一天的工作。

  5月14日,康复中心内,张朝辉正耐心地教孩子们如何发音。“做这一行,最需要的就是细心和耐心,有时为了教一个字母发音,就要一两个月。”张朝辉告诉记者,他们康复中心有个3岁的小朋友叫棒棒,由于天生听力障碍,每次教到平舌音、舌根音、舌尖中音的时候都发不准。为了让棒棒学习发音,张朝晖每天回家后不停的对着镜子联系发音,并和女儿一起探讨研究,然后将体验感觉教给棒棒。如今,棒棒已经学会了基本发音,不仅入读了小学,还成了学校的播音主持。

  “之前别人帮助了我女儿,让她有机会重新聆听,如今我希望也能尽力帮助更多的人。”张朝辉说,自己的女儿也是先天性听力障碍,幸运的是,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2008年她女儿成功植入了人工耳蜗,恢复了部分听力,这让她十分感恩。

  现在她的女儿盟盟已经读初一了,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这让张朝晖满怀感激。

  如今,张朝辉已和康复中心100多名残疾孩子成了好朋友,不管在何时何地,这些孩子们都称呼张朝辉为“大妈妈”。“作为一个母亲,能听到他们叫妈妈,真的很开心!”张朝辉说。


  爱心妈妈范梦宸

  贫困孩子眼中的“贴心妈妈”

  一次亲子体验,让岳阳志愿者范梦宸与贫困儿童从此结缘。自此,范梦宸在关爱残疾贫困儿童的公益路上,走过2个春秋。

  5月14日,记者第一次见到范梦宸,一件简单的黑色短袖,一条普通的牛仔裤,还留着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看上去十分精干。

  “我来做义工,最初就是为了让孩子多认识、多接触社会,后来才发现,自己的收获也不少。”范梦宸说,她经常带着两个孩子,参与帮助残疾儿童,参加各类公益活动。

  39岁的范梦宸是个体户,和丈夫在泰和经营一家音响电器店,女儿今年16岁,儿子今年11岁。一次,她陪同丈夫去衡阳,在吃饭的时候听起同桌人说起当地有个孩子很可怜,父亲是精神病患者,母亲离家出走。她坐不住了,饭都没吃完,扔下筷子就去找到了这名小孩小云,耐心和她沟通。

  回岳阳后,范梦宸并没有忘记在农村的小云,平时隔三差五就给小云寄衣服和书籍,小云有任何事情也是第一时间跟她联系。

  “现在小云叫我妈妈,我又多了一个女儿!”范梦宸说,她希望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们爱上公益,将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来源于:岳阳日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