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网岳阳> > 传统祭祀方式悄然改变 市民文明低碳过清明节
传统祭祀方式悄然改变 市民文明低碳过清明节
鲜花祭祀成为主流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岳阳日报记者 陈丽虹)4月4日就是清明节,近几日赶赴市区各个公墓祭扫的市民人数大幅攀升。今年是中心城区堪称“史上最严”限(禁)炮令后的首个清明节,记者走访了解到,市民极力推崇文明低碳祭祀方式,城区各相关部门及殡葬服务部门也都做好了禁炮管理和相关服务工作。
陵园 各种措施保“清静”
“拒绝鞭炮 平安清明”、“文明低碳祭扫 拒绝烟花鞭炮”、“文明祭祀给亲人以慰藉”......3月31日下午,记者走进岳阳福寿山庄,看到四处都拉着横幅提示,让市民祭祀时不要放鞭炮。
福寿山庄工作人员易水香告诉记者,她在这个墓地工作六年多,早几年有市民带鞭炮来祭祀扫墓,她们劝说不能放鞭炮,很多人都不听。就今年正月间,有市民前往祭拜,她们要求不能放鞭炮,有市民激动起来要打人,责问她们“为什么早两个月还可以放,突然就不能放了?”虽然又只隔了两个月,她感受到市民的禁炮意识有很大提高。易水香说,从3月22日开始,陆续有人到墓地扫墓,来扫墓的90%以上的都没有带鞭炮,极少数带了鞭炮的她们一劝说就积极配合。同时,她们的工作轻松不少,一是能很好地跟市民沟通不能放炮;二是不用扫炮屑,她们提前备了1000多支鲜花用以以炮换花活动,到目前为止只换出了几支。
“政府部门下大力度禁炮,效果很明显。”易水香说。为了配合限(禁)炮政策,陵园把往年建设的专门用于放鞭炮的池子都撤掉了。
在陵园,除了各种宣传禁炮的温馨提示,还张贴了不少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如有花祭、电子鞭、灯祭、墓碑装饰,还有氧气炮。
记者在陵园转悠了半个多小时,祭祀的人来来往往,手里拿的都是鲜花,在陵园也没有看到一丁点鞭炮纸屑。
部门 清明节前限炮禁炮持续发力
“城区禁炮这么严格,你们还顶风作案!”3月31日下午15时43分,在云梦路一家出售白喜事物品的店内,金鹗山街道办事处书记曹陶搜出两挂鞭炮,严厉批评店主道。当天下午,岳阳楼区城管局金鹗山中队联合楼区禁炮大队、金鹗山街道办事处、安监站进行清明期间大型清剿炮行动。他们分为3组,一组开着执法车利用音频喇叭在辖区来回转动,提醒市民文明祭祀,不要燃放烟花爆竹;一组拿着宣传单进店入户一一宣传禁炮知识;一组拿着测炮仪挨家挨户检测。
这只是相关部门清明节限炮禁炮的一个场景。金鹗山城管中队中队长杨美湘介绍,往年清明节期间城区扫墓现场比较突出,部门城乡结合部门店违规销售烟花爆竹现象较为常见。今年从3月初开始,城管等相关部门就着手系列的禁炮工作安排。截至目前,岳阳楼区城管局禁炮大队已联合16个乡街开展了禁炮清源行动,重点对郭镇乡、梅溪乡、奇家岭等进行了摸排、整治,发现大部分乡街已做到无违规存炮售炮。鉴于部分乡街仍存在门店看不到炮,而用测炮仪检查时显示还有烟花爆竹情况。4月1日起,城管部门将路段队员纳入禁炮专干行列,务必做到各自路段“零售炮”;加强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监管与巡查,确保禁炮区域内全系统人员无存放、燃放烟花爆竹现象,特别针对郭镇乡、梅溪乡、奇家岭这些墓地较为集中的地段,安排禁炮大队分3个组进行值守,值守时间为每天7时30分至18时;加强与民政部门的联动,做好陵园的禁炮工作;联合安监部门开展炮源清剿行动,严厉查处非法生产、储存、销售烟花爆竹行为,消除烟花爆竹非法生产、储存、运输、经营、燃放带来的安全隐患。
市民 推崇文明低碳祭祀方式
“我们都是文明人,祭祀不放鞭炮。”市民刘女士手捧着鲜花来到陵园,当记者询问怎么看待祭祀放不放鞭炮问题,她很自然就说出了这句话。刘女士说,其父亲走了8年了,她已经连续4年都采用鲜花祭祀。
记者先后询问了10多名前来扫墓的市民,除了一位年纪50多岁的聂先生提出“清明放炮是传统习俗,政府、部门可以引导大家注意安全,完全禁止不太好”这样的看法,其他都推崇文明低碳祭祀,也都支持理解禁炮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年轻人也乐意劝说同行的长辈选择“纸炮换花”进行“低碳祭扫”。随着近年来文明、环保的时代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以及“低碳祭扫”在全市范围内的深入推广,而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倾向选择鲜花祭祀的方式来追念逝者。尤其是今年,公墓附近的一些祭祀用品市场门店完全看不到鞭炮的影子,只有大量的鲜花出售。祭祀物品市场的这变化,也印证了“绿色清明”的全新理念正在市民中间落地生根。
当图片超出屏幕时,可左右滑动屏幕或双指同时按住屏幕左右划拉,调节窗口大小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下载蝴蝶云app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鸿蒙云平台岳阳运营中心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鸿蒙云平台岳阳运营中心
入云端|商务端|响应式|祥云端|网游端